第(1/3)页 其实,为了今天这次宫变,赵烈实在已做了很多准备,联系万人敌、叫天王是其中之一。 埋伏林灵素这一记暗手,亦是其中之一。 并且是其中最为致命、最为凌厉的一手。 几乎除了赵烈之外,没有人知道,这个惯于虚言矫饰、阿谀奉承的妖道,竟然有如此高绝的武功。 林灵素和赵烈一样,是个注重实利的人,所以,他才会甘愿藏拙,并且选择与赵烈合作。 因为林灵素深刻地知道,赵佶这个昏庸无能的皇帝,不过是蔡京和诸葛两人的掌中玩物。 而他这个依靠装神弄鬼,换取皇帝信任的“金门羽客”夹在这两人之间,就算武功再高,也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,更不可能和太师府、自在门别苗头。 所以,林灵素干脆隐藏了自己的绝世武学,只表露出和“黑光上人”相差不远、略逊一筹的水准,让诸葛和蔡京等人重视自己,但又不至于太过重视。 这可以说是一种比蔡京、赵烈更为高明的伪装,因为这两人越是深藏不露,就越会令人感觉高深莫测,从而忌惮万分。 林灵素则是“露”,恰到好处的“露”。 他露得令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他。 在暗地里,林灵素则是与赵烈执掌的唐门合作,用心培植、经营他“通真达灵玄妙天府”在武林中的势力。 并且,他比赵烈更深沉、更不择手段。 赵烈至少还愿意去选择光明,想要站在太阳底下,以堂堂正正的姿态,去掌握天下权柄,接受众人的仰望和崇拜。 林灵素不一样。 他不需要仰望和崇拜,他只需要旁人了解自己,或者说是让旁人自以为,已经了解了自己。 只有这样,才方便林灵素施展自己的道术。 亦或者说是幻术。 也可以说是骗术。 先前,林灵素正是凭借自己的“黄泉遁法”,将自己的肉身灵体化,与这面墙融为一体,就连心意、神魂、念力也弥散于天地间,真正成为了寂然不动的山石。 直到赵烈以“龙头拐杖”之能,运转天地灵力,林灵素才从这种状态中醒来,再将亦真亦假的道术、幻术、骗术结合于剑法中,发动了可谓是神鬼莫测的绝杀一击。 长剑一出,晴朗的大白天好似立时变得风雨交加、雷鸣电闪,再配合剑身中轰然炸开的霹雳烈劲,这种幻觉也变得越发真实,令人难以辨认。 这虚实结合,紧密无间的一击,实乃林灵素生平巅峰之作。 他可以肯定,就算是蔡京复生、诸葛正我当面,甚至是赵烈在前,都绝接不下这一剑。 ——绝对。 能够用自己最喜欢的暗杀手段,去杀掉徐行这样一个立身于武道巅峰的至强者,实乃林灵素前所未有的至高享受。 在这一刻,他的面容已因兴奋激动而扭曲变形,全无得道高人的仙风道骨,反倒是像一头来自地狱深处的恶鬼。 除去林灵素的“七杀”剑招外,还有赵烈借助“九龙监国锡杖”发出的“天门神功”掌劲,以及他自己挺棍刺来的“五步夺华山”。 这三大杀招合一,就算是以徐行的体魄,被正面击中,也一定是个非死即伤的下场。 但赵烈和林灵素都算漏了两点。 其一,是徐行对环境的敏感性。 其实,对这个世界的武者,尤其是顶峰强者来说,环境因素在战斗中的影响,已是微乎其微。 毕竟,他们已经初步具备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,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宫殿城墙,都拦不住这种高手的去路,更很难称得上阻碍。 赵烈更从徐行仅有的几次出手表现中,分析出这是一个极其擅长正面强攻,向来以势不可挡之气魄、沛莫能御之力量来克敌制胜的强者。 此人既然有如此宏大的气魄,对细微处的观察,就不会免少了一些。 他的变招以及林灵素的伏击,都是基于这一点微妙的心理因素。 更何况,在出手之前,赵烈自觉也给到了徐行足够的压力,令其人难以分心他顾,只能聚精会神于眼前的激烈攻防中。 但赵烈不知道,徐行乃是从大明王朝世界,一步一个血水印子趟过来的拳师,利用环境因素克敌制胜,乃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本能。 哪怕徐行不用自己的敏锐灵觉,都能从赵烈的出手中,感受到他故意把自己往宫墙那边逼迫的战略意图。 更何况,自从明白灵力的本质,更凝结“牟尼诛”后,徐行对天地灵力的敏感度,也非是赵烈等人能够企及。 林灵素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伪装,在徐行眼中,简直是漏洞百出,毕竟,以林灵素的武功,想要完全与灵力相融,本就是痴心妄想。 除去提前感知之外,赵、林两人还算漏了一点,那便是徐行的变化速度。 赵烈的五大神兵能够做到大小如意、聚散随心,首先是因为神兵材质非凡,并且熔铸了他毕生的武学成就,完全可以说是性命交修。 他也自信,普天之下,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同样的事。 可徐行的不坏体魄,本就不能用“血肉之躯”来形容,在这个世界,经过数次重新铸造后,强度又有提升,哪怕是比起真正的神兵质地,也是犹有过之。 而他的“真形法体”也和赵烈一般,是自己一点点从无到有地构筑出来,论对身躯的掌控度,还要更胜一筹。 刚刚那一瞬间,徐行先是判断出来,三道攻击虽然看似同时而发,却有先后次序,最先袭来的反倒是距离最远、威力最大的“天门掌劲”。 所以,他解除了“移山真形”,把身子蜷成一团,既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受击面积,又避开了林灵素这势在必得的一剑。 赵烈这一掌,本就是欲要将徐行致于死地,没有丝毫保留。 他的内力比之傅宗书何止强了百倍,又得“龙头拐杖”之助,经过数重“天门”的加持,其势之猛之烈,简直是难以想象。 饶是以徐行的体魄,又只挨了不到半数的掌力,也还是打得身躯震动、五脏六腑动荡,口角溅出朱红血色。 林灵素没有想到,眼前这个巨人,竟然能施展出如此精巧的变化。 高手相搏,往往克敌制胜,亦或者落败身死,就在一次招式变化间。 所以,此界强者们对自己的招式,往往都要打磨到圆融无碍的地步,才会在实战中施展出来。 但即便如此,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破绽。 只是说他们能够规避、避免这种破绽,亦或者是用种种手段,让敌人就算看得到破绽,也抓不住。 但林灵素感觉得到,徐行这一次转化,是真真正在的没有破绽,就像是种子萌发生长、又像是幼童长大成人,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定律。 只不过,徐行是把这个过程彻底逆转了过来,可就算是逆转,也让人感到一种堪称诡异的合理。 林灵素虽然知道,这只是因为自己眼界有限,看不出其中的规律,但还是不禁在心头冒出个无比荒谬的想法: ——难道,此人真能逆转时光? 更令林灵素惊讶的是,徐行在硬受了这样强悍的一掌后,非但能够不死,竟然看似都不曾有多沉重的伤势。 ——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 林灵素这一剑本就是聚全身之力而发,没有留丝毫退路,如今徐行既然突出奇技,浑身出现如此之大的变化,“破军神剑”自是只有落空一途。 ——不好! 正如刚才所说,生死胜负往往都在一次转换间分明,林灵素知道,自己既然把握住不住刚刚那一刹那的机会,那接下来,只怕危矣! 就算他再有信心再足,也不觉得自己在这动如鬼神的强者手下撑过一招。 因此,林灵素当场便不顾内力反冲地放开神剑,身形向后飞退,准备重施“黄泉遁法”遁走。 林灵素的反应不可谓不快,临场判断也颇为准确,选择更是堪称果决。 但是,在徐行面前,这样的快和果决,并无任何意义。 林灵素从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破绽,但是在徐行眼中,林灵素可谓是满身破绽! 他根本就不去管那脱手飞出的“破军神剑”,而是保持着这个类似“肉球”的状态,当空一旋,合身一冲,就像一座飞来神峰,朝林灵素的胸口撞去。 这一撞,不仅有徐行自己的力量,还挟着“天门掌劲”的部分余劲! 其实,徐行刚刚完全可以彻底避开赵烈的掌劲,但他深知,战斗本就是要有取舍和交换,一味保全自身,便绝难取得真正的胜利。 ——何况他面对的还是赵烈这种,开此界武道未见之先的巅峰至强? 所以,徐行早在战前就做好付出代价的打算,他绝不打算错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机会,哪怕要用伤势来交换,也在所不惜。 因此,徐行选择用这种方式,承受赵烈部分掌劲,并借助这种力量,来增强自己接下来的攻势,以求取得必杀的战果。 两两相加之下,徐行的速度已经快到了一个无法形容的地步。 林灵素心中刚升起要施展遁法的念头,就已被他撞入怀中,浑身骨断筋折,死得不能再死。 要发出刚刚无比宏大的一掌,纵然是赵烈,也有一个稍微回气的时间,才能再施展出“五步夺华山”这样的绝杀枪术。 就在这个时间里,徐行又是一滚,整个人落到林灵素背后,他刚一到位,赵烈的蟠龙棒已洞穿空气,来到战场中央。 徐行并未自己出手,而是身子一振,以纯粹的肉身劲力,牵引林灵素的尸体施展剑术。 这正是徐行当初在大明王朝世界,见冢原卜传施展过的“操偶术”,又称“借尸还魂”。 当初冢原卜传正是这种手法,控制上泉信纲,对徐行发动了出其不意的袭击。 如今这种手段在徐行自己用来,则是更显诡秘玄奇,他不仅控制了林灵素的肢体变化,还用自己的神意,引动了这具尸体中残存的全部内力。 这也就造成了赵烈方才见到的那一幕。 这一系列变化都发生在电光石火间,又有数种内力、神意相互激荡,令赵烈的灵觉也难以发挥,等他意识到自己误中副车时,已再来不及变招。 徐行正是看准这个时机,从林灵素尸体中杀出,再次涨大身形,施展出一式妙至毫巅的“天羽明王爪”,斩下他的手腕,夺了“蟠龙棒”在手。 生死时刻的交锋,终究是徐行凭借层出不穷的奇诡手段,以及妙至毫巅的应变,抢先一步取得了优势,不仅打死了林灵素,还虎口夺食,从赵烈手中抢来了蟠龙棒。 赵烈一退十来丈后,看着徐行手中的蟠龙棒,眉宇竖起,比起身体上的伤势,还是战略彻底失败,更令他心情积郁,甚至是杂念丛生。 刚刚是徐行进入此界以来,第一次被逼到险象环生、左右支绌的境地,而现在,也是赵烈出道以来,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大的挫败。 赵烈知道,这不仅是因为失败,还因为自己的一部分武道成就,正被徐行握在手中,心境才会如此不稳。 他深吸一口气,忽地睁开眼,长声一喝! 这一次,赵烈眼中再没有了丝毫波动,他将自己的一切杂念都给喝断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