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甚至有可能,八思巴那群秃驴喇嘛,正在等老道走下武当山,前往塞外,将这个设想彻底变成现实。” 说到这里,张三丰眸中,绽放出极其炽盛的光焰,更有了前所未有的怒意。 徐行这才知道,为何鹰缘所用的香火愿力,竟然强悍到这种地步,可以为他化生出五大金刚本尊相,更难以抑制地皱起眉头。 徐行在北宋世界接触到的鸠摩智等密宗英杰,皆是致力于铲除弊病,正本清源,即便要和少林争佛门正统,亦行堂堂之阵。 所以,如今听到此界密宗竟然做出这种事,徐行亦感到一阵浓郁的厌恶,心中更有了一个想法,斩钉截铁道: “果然是五浊恶世,魔作沙门,既然如此,那这个转轮圣王之位,徐某还真要争上一争了!” 厉工闻言,只是目光一凝,叹道: “徐兄志气高远,可……” 他虽然见过徐行的战力,却也不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,拥有能和铁木真正面对战的资格。 毕竟,当初在战神殿中那具化身,只怕连全盛铁木真三成战力都没有,就已令徐行如此狼狈。 后来完全展开星图,又使出“战神图录”的铁木真,更是超越了大宗师范畴,动辄毁岛摧山。 而按张三丰所说,此人还能吸纳密宗念力加强,如此一位绝世强者,又岂是人力所能相抗? 不过无论如何,厉工还是颇为欣赏徐行这份无惧无畏的胆魄。 张三丰听到这番话,却抚掌赞道: “徐小友果真好胆量。” 言毕,他又挪开目光,将视线落到两人搬上来的浮雕上,话锋一转道: “不过,在老道看来,小友想要挑战铁木真,也并非毫无可能。 其中的关键,就要落到这两件宝物,以及老道的武功、阵法上。” 徐行作为资深斗兽人,只一听张三丰的说法,便意识到他要传自己的是什么武功,不由得双目放光,问道: “老真人所说,莫非便是‘真武七截阵’?!” 张三丰颔首,解释道: “老道当年根据真武大帝坐下龟蛇二将,以及磅礴大气的山势,以及蜿蜒曲折的水势,创出来的武功,可谓是森然万有、包罗万象,却也不能以一人之力施展。 所以,老道便将之一分为七,化为七套武功,分别传给七名弟子,如此一来,他们只要七人联手,便可复现出这套奇功的威力。 但这‘真武七截阵’不能由一人用来,向来是老道胸中的一大挂碍,如今遇得小友,或许也是天意使然,要老道弥补这个遗憾。” 说到这里,张三丰再次看向徐行的身躯,目中绽放出日轮般的神光,将他从头到脚扫视过一番后,微微一笑: “小友这一身所学,以五脏为基,运化五行五气,又内蕴阴阳之变,身具清浊之别,兼有道、佛、魔三家精髓,气象蔚为大观。 只不过,却并未达到一个完整平衡,其中浊气虽盛,却是大而无当,却少居中统御的深意,而五行五气,亦是有强有弱,无法完全糅合。 老道想来,小友平日里作战时,定然也是将这本不平衡的五行五气,以阴阳变化,尽数汇成至阴亦或是至阳。 诚然这亦是一种用法,可毕竟还是有些埋没了,‘真武七截阵’,便能帮你补足这个问题。 若能以阴阳二气、五行五气,分别显化七尊法相,再将清虚之气转化为天罡正气,引导北方七宿之力,化生北斗之神、真武大帝,便能以此调和阴阳五行,将你这一身所学的威力,尽数发挥出来。” 听到这番话,旁观的厉工都不由得睁大了眼,他早已在东海,就见识过“真武七截阵”的威力。 若是徐行当真能够一人成阵,那对上铁木真,倒也未必是全无胜算! 徐行却不似厉工那样的乐观,他只是按张三丰的思路,略微思索片刻,便道: “不过,若是如此施为,阴阳五行虽然可得平衡,但是清炁在升华为天罡正气后,浊气却更难平衡。 并且,道意太盛,亦会压制衍生出佛性五智的神念,以及操弄浊气的魔念。” 听徐行这么快,便能够察觉到其中缺陷,张三丰目中欣赏之色大盛,点头承认道: “其中缺陷,的确如小友所说,一旦借了真武法意,你体内那本就脆弱的平衡,只怕会再难维持。 日后若要精进,除非寻找到能够与之抗衡的功法,否则便只有彻底纯化,走上道门之路。” 张三丰给出的第一个办法,虽然听上去简单,但是在这个世界,又哪里去寻如此强悍的功法? 更何况,就算有了如此功法,在真武法意先入为主的情况下,只怕根本就没法修行。 佛门法意倒还好说,可真武大帝本就有荡魔之名,想要再引入魔门功法,那便真是难上加难。 所以,徐行不由得笑了起来,打趣道: “以您老人家的身份,如此费尽心机,总不会就是想引我入道门吧。” 张三丰故作不悦,大袖一扫: “入我道门,莫非委屈了小友?” 徐行又是一笑。 “转真武法意为佛、魔二相,但这的确是个不错的磨砺,老真人,我同意了。” 张三丰对徐行这略带亵渎神祇意味的言语,并没有表现出不满,反倒又赞许道: “我辈修行人,纵然尊天敬神,也只是尊上天好生之德,以及神明的功绩品格,并以此为勉励。 若真个将之当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,一味磕头不止,反倒是无从抵达如此境地,很好、很好。” 言语落定,张三丰大袖一扫,便朝徐行传过去一股蕴含有真武七截剑阵,以及九霄真经、九阳神功,以及太极玄功真意的神念。 按照张三丰的说法,徐行须得先转至虚清炁为天罡正气,“九霄真经”便是最好的功法,“九阳神功”则是可以为他补足“至阳无极”的缺漏,彻底越过此界的“阳极”界限。 一旦阳极补足成功,阴极亦可用张三丰所传的太极真意,随之水涨船高,互转互化。 传授完了法诀后,张三丰又指点道: “只不过,如此强悍的力量,饶是以你的体魄,难以负荷,尤其是在注定会力量失衡的今后。” 徐行也意识到这一点,点点头。 他这一身武学,基本都建立在“平衡”的基础上,即便是走至阳至刚之路,也有至阴至柔的气劲作为平衡,才能长久维持战力。 而若是如张三丰所说那般,以一己之力,复现真武法相,牵引玄武七宿星力,动摇了根基,那体魄就不只是难以负荷,而是会直接崩溃,不攻自破。 不过,徐行也准备好了办法。 他脚跟一震,以五行元气托起大火球和那似龙非龙的雕像,交给张三丰。 “我昔日对战过一位强敌,亦是自成阵法,他也知道身躯难以负载,便炼制了五件神兵,分担压力。 我想这两件东西,应当足够作为原材料,而老真人的十阳真火,亦是天底下最适合的炉火。” 张三丰本是想劝徐行,尽量缩短使用阵法的时间,以减轻影响,却没料到他选择了这种利用外物的方式,不禁肃然道: “这两件浮雕本就具有奇能,内蕴战神图录神意,又在战神殿中,久经灵机浸润,的确可以补足你的缺陷,延长阵法使用时间。 但如此一来,你会受到的影响只会更大,并且贸然融入战神殿之物,还会产生其他莫测的变化,你当真考虑好了?” 说到这里,张三丰亦挑起眉头,他绝不认为徐行是会轻易放弃自己道路的类型,但如此作为,实在是有些冒险。 徐行却想得很明白,冷静分析道: “我若是一人成阵,练到大成后,或许的确能够应付掌握战神殿的铁木真。” 铁木真此前在东岛外,展现出来的力量,究竟如何,徐行心中已经有数,可以大致有个估算。 在失去了火球、雕像两个核心部件后,他就算能够完全掌握战神殿,可那终究只是个残次品,就算实力会比之先前有提升,亦不会太超过。 但徐行也清楚,战神殿在铁木真所拥有的力量中,纵然至关重要,却绝非是全部。 所以他接着道: “但铁木真背后,还有密宗数百年积攒的香火愿力,甚至是上一世遗留下来的破碎金刚法体。 想要有五成以上的胜算,有资格应付这样的成吉思汗,我也需要更强的力量,这两项东西,定然不可或缺。” 自从见过释印神的破碎金刚法体后,徐行就意识到,铁木真这种早有计划的转世,定然不会浪费自己前世的体魄和修为。 甚至有可能,他已经将之炼成了合用的法宝,或者是利用与“邪帝舍利”类似的宝物,将这份修为储存了起来。 要战胜一个或许会取回前世修为,又能吸纳密宗数百年香火为己用的铁木真,徐行就必须要用上已经拥有的一切资源。 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又露出笑容: “至于日后之事,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,都可以等到战胜他之后,再来慢慢解决,就算这个世界找不到解法,亦可以等到‘破碎虚空’后,再寻手段。” 言毕,徐行看向张三丰,一字一句,铿锵有力。 “毕竟,天无绝人之路,即便真的有,我辈武人,又有哪个不是筚路蓝缕,开此山林?!” 徐行的语气虽是平淡,却充斥着浓烈信心,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令厉工都不禁为之心折。 张三丰更是深深看了他一眼,忽地大笑出声: “老道和小友,果然是投缘得很,既然已有觉悟,老道又何吝援手?事不宜迟,咱们现在便开始罢!” 徐行也知道时间紧急,点点头,当即盘膝而坐,沉声道: “老真人,请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