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徐行挑了挑眉梢,罕见地有些讶异。 “太”如今已经融入了阳神宇宙的根本循环中,达成了货真价实的“天人合一”。 他不是以肉身亦或是神念形式存在,而是变成了一种宛如日升月落、无垠太虚般的宇宙现象。 只要满足某种特定条件,“太”便会出现,可谓无处不在。 在“上清大洞真经”中,这又被称为“道化”亦或是“合道”。 想要做到这一步,不仅需要有强绝一世,掌握根本法则的帝君业位,也要深深契合道尊妙谛。 上界诸方帝君哪怕长居“玄妙无边方广世界”,日夜参悟三清道尊亲自开辟的三十三天,能领悟此境,追随道尊而去者,也是寥寥无几。 虽然此前梦神机展露出的“太上”、“太初”、“太始”元神,就已带着浓烈的玄门风格,但他还是没想到,“太”在玄门体系中竟然有着如此成就。 毕竟阳神宇宙的阳神们,皆是以掌握宇宙之机,斡旋天地造化为修行根本的强者,与追寻以人道统天道,以天道促人道,天人和谐共处的玄门体系,完全是背道而驰。 只不过,徐行联想到“太”在远古神话中的定位,以及这位太上道祖的原型,又有几分释然。 他虽是不确定诸天万界是否存在所谓的“同位异形体”亦或是“他我”,但很显然“太”在冥冥中,的确与“玄妙无边方广世界”中那位“天地生后不得见,只有神位在人前”的道尊有着某种虽虚无缥缈,却切实存在的联系。 与“太”的“天人合一”相比,不朽神王那种被天地意志灌注、掌控的“与道合真”之境界,就低了不止一筹。 用徐行的话来说,前者是投资人,重要合作伙伴,后者最多不过是一个被临时赋予权限的高管,孰轻孰重,根本不用多做解释。 “太”看了徐行一眼,目中有不加掩饰的讶异,语气却是一如既往的平淡,如万载幽潭,波澜不惊,冷意森然。 “贫道明悟此法已有十万年,却不曾想,竟然真有天外道友能够跨越苦海,降临此处,吾道果真不孤也。” 徐行微微一笑: “却不知道兄此来,究竟所谓何事,莫非是想在徐某面见长生大帝之前,提前战上一场?” “太”皱了皱眉头,干脆道: “贫道从不主动与人动手,修行乃是为了求长生、寻大道,争斗只会平白耗费精气,乃世间第一等无谓之事。” 他又看了眼徐行,诚心实意道: “此界中人之路,旨在掌控宇宙、运转乾坤造化,是故不得不争,可道友与他们不同,自有道路,又何必在这红尘泥泞里打滚? 徐行哈哈一笑: “世事纷乱,我不忍见,仅此而已,更何况,与人斗、与天斗,皆是其乐无穷。” “太”大摇其头,沉声道: “神通不敌天数,且你我之道,最重平衡二字,一味好勇斗狠,太过偏执了。” 徐行淡然道: “那只能说明,你我道不同,不相为谋而已,大道在口舌间,坐而论道,只不过是白费功夫。” 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 这一次,“太”也点了点头。 修行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的强者,皆是饱经沧桑,久历世事,在看惯春花秋月、悲欢离合之后,依旧恪守我道,不可动摇。 徐行话锋一转,再次笑道: “道兄既然不愿动手,我也不会逼迫你,还请让开道路。” “太”听罢,点了点头,又摇摇头: “道友如今还差了些许,就不要去见长生大帝了,虽然只是小之又小的一点,却已足够致命。” “太”的话语极其直接,没有丝毫虚言矫饰,却也因此而无比诚恳。 徐行却无丝毫退避之意,反倒有些跃跃欲试,目光灼灼,道: “正是如此,才有一试的价值。” “太”面容平静,又问道: “身为外来者,你对此方宇宙,有何见解?” 在见到徐行之前,“太”对自己所学之物的来历就已有猜测,等见到他后,彼此相互一参照,真相已昭然若揭,徐行的身份,自然也不再有任何秘密可言。 只不过,到了他们这个境界,身份来历也并不重要。 不待徐行开口,“太”已自问自答,娓娓道来。 如果说,将大千世界比作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,那么一切有情众生便是依此而存的蝼蚁蚊虫,鬼仙、人仙之道的修行,便是要不断往高处攀登,直到占据最高处,甚至足以俯瞰亿万叶片中的无穷众生,甚至运转大树之生机。 第(2/3)页